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10月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88年9月并入德育教研室、大学语文教研室,成立社会科学部。2000年5月社会科学部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1年4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合署办公。2013年11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分设。2018年7月成立华东交通大学MPA教育中心,2018年9月根据省教育厅和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文件成立江西省知识产权学院,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合署办公。
师资建设: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博士39人。拥有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负责组织实施的“西部之光”青年骨干人才2名,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1名,全国专利信息实务人才1名,江西省首批十大青年法学家1名,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1名,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名,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名,江西省知识产权特派员4名,江西省科技特派员2名。
学科专业: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国际中文教育、公共管理(MPA)、法律、知识产权四个专业型硕士点。学院下设法学系、公共管理系和中国语言文学系,开设法学、知识产权、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法学为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四星级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为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四星级专业;汉语言文学为江西省四星级专业。
科研平台:学院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2个国家级平台;拥有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首批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训基地(法治江西与法律人才智库培养基地)、江西省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江西省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江西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国学研究与艺术推广中心、江西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等7个省级平台;拥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农村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铁路法治研究院、交通法制研究所等院级研究机构5个。近年来,学院共主持承担厅级以上科研纵向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国家部委项目8项;横向项目41项;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近20项;获省级领导批示12项;出版著作、教材50余部;在中文核心、本科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总计200余篇。
学生培养:近年来,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年年有国奖,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其中,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荣获特等奖1项(全国排名第9),创造了江西省参加该赛事以来最佳排名。研究生获江西省青马工程立项14项。在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其中,全国“三十二强”2项、全国“百强”4项、优秀奖1项、调研报告三等奖2项。志愿服务组织“知产童蒙”获批江西省示范性重点志愿服务扶持项目,参与社会调研达1000余人次,参与政府法治建设项目50余项。学院组织的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红色走读,先后获得江西省“红色走读”比赛一等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优秀服务队等荣誉。培养了校长奖学金6人(冠军2人),中国电信奖学金、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最美大学生等先进典型。
社会声誉:为江西高质量发展、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精细化、优质服务。承接完成《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2-2035年)》《南昌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南昌市知识产权“十四五”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10余个。成立师生团队赴地方、企业开展普法宣讲,以每年近百场的宣讲助力社会法律意识的提升和全省营商环境的优化。学院教师线上讲授《知识产权发展态势与企业应对》《文化创新的版权之维》《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解读》等内容,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得到南昌、赣州、九江、赣江新区、抚州等 7 个地市区政府部门的来信表扬。深耕本土建筑文化传承,启动“样式雷”数字传播工程,联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全年服务观众超万人次。与中国铁建俄罗斯有限公司共建“中文工坊”,为国外企业员工提供了系列线上课程,推动了本土文化价值的国际转化和国际化办学进程。
学术交流:学院承办世界VR产业大会的首届“VR+知识产权保护主题论坛”、2019年和2023年江西省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主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高端论坛、“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十周年·江西高端论坛”、江西省公共管理论坛等,在全国范围内提高了学校及学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院与多所全国著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专业教师参加并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和论坛,拓宽了学生视野,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良好基础。学院与国外多所大学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可提供国外短期访学和交换生等机会。
新时代、新征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将立德树人摆在首位,不忘初心、深化改革、求实创新,秉承人才立院、质量强院、特色兴院的办院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与莘莘学子一起承载着伟大梦想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