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2 日,第十六届 " 挑战杯 "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淀校区)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作品《融 " 工笔 " 入 " 写意 ",绘互联互通新丝路——中国高铁 " 走出去 " 的知识产权风险调查研究》荣获一等奖(指导老师人文学院张祥志),实现了该校在 " 挑战杯 " 奖项上的历史性突破。
▲一等奖参赛团队
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共有来自 213 所高校的 447 件作品角逐终审决赛。一大批青年学子通过 " 挑战杯 " 竞赛涵育了科学精神、接受了科学启蒙、激发了科创热情,为走上科创成才道路打下了良好基础。近年来每届竞赛都吸引 2000 余所高校、200 余万大学生参与,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 " 奥林匹克盛会 "。《融 " 工笔 " 入 " 写意 ",绘互联互通新丝路——中国高铁 " 走出去 " 的知识产权风险调查研究》围绕学校 " 交通特色、轨道核心 " 的办学定位,紧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从法理角度,致力当前研究高铁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纠纷这一重大瓶颈热点问题,并充分吸收高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近年来的智库研究成果,积极发挥多学科协同创新的优势,从而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勇夺一等奖。
此外,该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作品《低能见度天气车辆辅助驾驶雷达显示屏》(指导老师电气学院杨云)荣获二等奖,理学院作品《极端复杂环境下的高清鬼成像研究》(指导老师理学院罗春伶)、经济管理学院作品《回溯传统还是走向现代:" 非遗 " 万载夏布产业发展研究》(指导老师经管学院陈璐)均获三等奖。
▲全体参赛团队合影
文图 /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