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十七载如一日 一丝不苟创“奇迹”——熊金秀先进事迹介绍
发布时间:2020-01-13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我从20029月份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一员,那个时候是做教学秘书。2006年,我开始做教务员”,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务员熊金秀老师回忆时说道。


教务员是负责学院学生工作及教学资料的管理,要做好教务等相关管理工作。一名好的教务管理员需要具备细致、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吃苦耐劳。而这,就是熊金秀。

热心服务:视学生如亲人

“做好教务处与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这是熊金秀的工作理念。收齐课程考核材料,统计学籍情况,组织学生网上选课和评教,安排双学位的补选、退选和考试,安排毕业生的毕业证、学位证的发放,做好毕业生成绩、学籍卡归档案……从新生的学籍情况到毕业生的学籍归档,教务员的工作是这样的繁杂,为何熊金秀能做到零差错地将一项一项事情处理好?

“只要做到全心全意对学生负责,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去对待”,如果说熊金秀有什么“诀窍”,那她的诀窍就是认真踏实。熊金秀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全心全意、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已经成为她工作多年来改不掉的习惯。

时刻紧盯学生的成绩,关注挂科和学分绩点不够的学生,及时发出学习预警。有一位12级汉语国际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让熊金秀印象深刻,“这个学生已经留级过一次,我查了他成绩后,就发现他还是有几门课程的成绩不理想,可能还会面临二次留级”。按照学校规定,两次留级的学生是要被退学的。熊金秀在详细询问辅导员和学生后得知,该学生沉迷于写网络小说,旷课情况非常严重以致于多门课程挂科。在了解清楚情况后,熊金秀立马将学生找来告知他再次挂科和两次留级的严重性。

“他的家境不是很好,父母辛辛苦苦供他上大学,若是因为沉迷于写小说而耽误学业就太可惜了。告诉他毕业了以后随便你怎么写小说,写得好还可以作为谋生的技能,但是现在你的首要任务就是读书,父母这么辛苦供你上大学,怎么能这样半途而废,这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不负责任。”一番劝说后,学生也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改变了学习态度,最终顺利拿到毕业证。

这件事让中文系副主任高翠元印象深刻:“熊老师一直对学生非常关心,尤其是对他们的学分修读情况,可比爸妈还细心,生怕他们学分成绩不够不能顺利毕业。”

严谨务实:视职业如事业

2002年来到学院工作至今,熊金秀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17年。工作从没出过差错。

2002年时,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还是一个只有20余名教师的小学院,当时作为教学秘书的熊金秀,承担的是与教师相关的各类教务工作,“虽然排课是教务处排,但是学院要负责帮老师核对课表,并把课表发放给学生”,与现在直接在教务管理系统里统筹安排不同,当时没有这样的技术条件,一切都是靠人工操作,稍有大意就容易出错,严重的还会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但是有认真负责的熊金秀“坐镇”,“人文学院的工作向来是完成得最快,也从没出差错。”学校教务处教务科的熊静老师告诉记者,在各项工作的对接过程中,她可以感受到熊金秀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

2004年,我校迎来第一次全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彼时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才刚从学部升为学院4年,法学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才刚开始招收本科生不过两年,学院涉及本科教学工作的材料积累不够。很多材料都要充实完善,“比如听巡课,当时还没有统一的记录规范,我们就制表给听巡课的老师去填写。再比如课程任务书,是需要我们写好,然后交给系部主任让其派老师上课,在系部做好了之后我们再提交给教务处。课表是由我们发给各个老师保证人手一份。”熊金秀印象深刻,当时电脑办公还没有普及,智能管理系统更是无从谈起,只能靠手写和人工整理,费时又费力还容易出差错,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熊金秀也没有在工作上出过差错。

教务处考试中心的主任郭英英评价道,“熊老师认真负责,事无巨细,从事教务工作十几年,从未有过大差错。”提起双学位的事情,郭英英记得“熊老师会细心列出双学位学生的名单,单独放到一边保管。当学生免修时,他们的成绩单也会被放进相应的文件盒中好好保存。”“工作细心严谨,考虑事情周到全面,为师生着想。”

甘于奉献:爱院如家

工作多年,从来没有跟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添过任何麻烦。学院安排的工作,从来都不打折扣、保质保量地完成好。“熊老师全心全意、尽心尽力为学院,兢兢业业,责任心强,任劳任怨,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待人诚恳友善,在全院师生中有很好的口碑,是大家学习的榜样。”院长朱新建说道。

学院的个人年度考核,熊金秀多次经全院教职员工投票后获评“优秀”。在学院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学院希望已经过了退休年龄的熊老师继续留下做教务员,她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唯有热爱自己工作,才能竭其心智、穷其心力,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不计得失、心甘情愿。也正是熊金秀对工作一直怀有十年如一日的热情,才让她把精力和智慧都用到工作之中,做到不与他人争,只与自己比,一丝不苟地做好工作,在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这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学院”这是熊金秀多年来装在心中,践行于行的话。2004年,为了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熊金秀加班加点地工作历时半年之久,完成学院教学档案的建档工作。“从1月到6月,整整半年的时间”,没日没夜,不计报酬地加班加点,“因为是第一次迎检,材料不规范问题非常严重”。小到教师结构、教师上课情况、学生在校人数这样的数据,大到培养方案、课程任务书这类材料。在这半年的时间中,熊金秀按照教务处评估清单的要求,一项一项收集、整理、补充、核对,最后整理出来了30多个文件盒,是她为学院教务工作打下的夯实基础。

除了对待自己的工作,熊金秀心中时刻装着学院。让院党委书记黄瑜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在学院需要的时候,熊老师也是挺身而出,非常有集体荣誉感。2019年校运动会,中年组女子4×100米的比赛,原参赛选手来不及到场,熊老师积极表示自己可以顶上。虽然最后没有上,但是有为学院荣誉的这份心,是非常可贵的。这样的精神,真的值得大家学习。”

担当作为:平凡之中见伟大

平凡是本色,不凡是追求。身处平凡岗位的熊金秀,从不因此而降低工作标准,从不缺失对工作的伟大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高要求,是熊金秀在岗位上近20年的真实写照。

在采访过程中,师生给与了熊金秀高度的评价,也都说她对待工作,“是出了名的严格”:每一次期末收试卷装订成册,熊金秀总是反复叮嘱装订材料要全面,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材料次序,依次排列整齐进行装订,连装订几个订书针,装订的位置,材料是不是对齐这样细微的内容她都要一一叮嘱,还要每一本进行检查,比如试卷批改不规范、没签字、有材料缺失,这些细小的地方都会告诉老师本人重新修改、装过,而且会反复提醒老师进行更正,耐心又细心,直到合格为止。在面对教务处的各项检查如毕业论文、课程考核材料等,她都会事前去核对复查一遍,发现哪位老师缺少材料就会反复叮嘱老师立即补齐。虽然都是细小的环节,但正是因为把工作做在前、做扎实,不仅完善了老师个人教学资料,更让学院避免了在学校教学检查中出现问题,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不仅是有条不紊的踏实工作,熊金秀在面对各种新情况的时候,也勇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学校在2015年实行学分制教学后,教务员要管理的事情变得更加地繁琐,学生选课、补考、重修……总是会有压力与阻力。2016年遇到专业调整,有几个毕业生面临无法重修并将导致无法顺利拿到毕业证的问题。“为了我们的学生能顺利毕业,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熊金秀立即将事情上报到教务处,阐明事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因为人数不多,她提议能否安排老师单独辅导这些学生来解决这类问题,而这个很好的提议被教务处采纳并沿用至今。

在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张祥志看来,熊金秀最大的优点就是“啰嗦”:“‘啰嗦’的背后其实是熊老师认真负责,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也是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点一滴付出的真实写照。学分不够的、要补考的、毕业不达标的……所有的细节她都会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叮嘱,通知辅导员、任课老师、每个学生。一切都是为了学院的教务和教学工作,能不出任何纰漏的顺畅运行。这让我们真的很感动也很敬佩。”

不仅是对工作负责,熊金秀对自己也是非常负责。当好一名教务员,过硬的专业知识是少不了的。原本是大专毕业的熊金秀,为了让自己的能力达到学校对岗位的要求,2003年,她在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专业修读,进修成人本科教育,提升自己的学历以及专业素养让自己更加适合做教务管理工作,在2006年她终于取得成人本科学历。

历经十七载,熊金秀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自我奉献,多年如一日的做好这份工作,将平凡变成了伟大。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电话:0791-87045413 邮编:330013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8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