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刘家佳罗世龙报道)笃学好思,她连续三个学期综合排名专业第一,连续四个学期获校级奖学金; 知行合一,她担任全国女童保护基金志愿讲师、南昌市微爱公益高校服务团华东交通大学副团长、我院团委直属机构社团管理中心主席等多职;乐于攀登,她在“黄山、庐山、华山、武功山”等众多泰斗级大山之巅,俯瞰群山秀丽……她就是朱慧敏。
勤耕不辍,徜徉于智慧之都
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她总能在繁忙之余找到自己的学习时间。对于学习方法,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堂上最主要的就是跟紧老师的思路,对于老师在课堂上互动所提出的问题敢于表达自己深入的想法。后期对老师强调的知识加以重视,注意复习与讨论。”这些“暗藏”巧思的学习习惯也帮助朱慧敏扎实的掌握知识,并将自己在课堂上知识点灵活应用于方方面面。
在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朱慧敏还拥有一项令人钦佩的技能——谦虚。“我不能阻止他人对我进行评价,但我能决定看待评价的方式。我会选择有益之言来规范自己,做到善于接受他人之言,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得以更加优秀。”这个世界并非所有人都会肯定你,而朱慧敏始终坚持的信条就是不被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牵绊,也正是这样她长成一个自信又乐观的女孩,并不断拓宽着自己前行的道路。
不仅如此,她始终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准则。“我的大学生活还有很多目标没有实现,计算机还没过二级、英语还没过六级、有一门学科在八十分之下……我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成长的路上不能停下脚步,要始终鞭策自己向着‘完美’的目标前行。”
尺壁寸阴,承戴起甸甸王冠
“我觉得学会沟通是学生会工作时最重要的,就比如我现在当副主席,如果缺乏即时的全面的完整的沟通,某个活动可能就达不到想象中那么完美。”朱慧敏在总结学生会工作时如是说。在学业和学生工作都如此繁重的情况下,她学会科学掌控时间、提高效率、管理自己,不仅学业稳步提升,学生工作也没有落下。
谈到如何处理学习和学生会工作的时间和精力的分配问题时,她表示“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工作任务下发后她一般都会在学习之余尽快完成。步入大三已快半年,她希望自己能多参加一些比赛和培训,提升个人能力。”
“定下小目标,然后坚持努力完成,最后你会实现你的大目标。”她从不好高骛远,而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从“每天写一小时笔记”到“每一学期都争取获得奖学金”,都一步一步地被她变成了现实。最终,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学生工作中,她都是自己的“无冕之王”。
以诚行善,铸造起爱乐家园
学习中的朱慧敏是一个严于律己的“苦行僧”,生活中的她却是一个敢于冒险又拥有一颗柔软心的“唐玄奘”。据了解,她曾在2017年的暑假积极参加山区支教活动,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白果乡白果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教授数学、心理、体育以及女童保护等课程,并在每天放学后进行家访,实地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
此外,她已通过女童保护基金志愿讲师的各类审核,为300余孩子上了一堂“爱护我们的身体”儿童防性侵课程,并发放儿童防性侵手册300余本,普及提高儿童的防范意识。“做公益不能半途而废,山区的孩子们依旧惦记着我们,我也渴望回去温暖他们。”她动情地说道。如今,她计划2018年寒假进行支教回访活动,并发动身边的同学筹资为孩子送去过冬的手套和围巾,给孩子们带来“冬日暖阳”。
“远行即是阅历,更欣慰是途中风景尚好。”朱慧敏热爱骑行、旅行、登山。她坦言:“它们是我的忠实伴侣,我执着于冒险,沉醉于冒险带来的紧张和刺激。”她曾游历过北京、天津、西安、武汉、海南、四川、青海等众多城市,感受了祖国各地形态各异的别致风景。她也登过黄山、庐山、华山、武功山等众多泰斗级大山,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此外,她还于2017年分别完成了环海南岛东线和青海的长达400多公里、历时5天的骑行。“别人看我拥有着如此娇小的身板,怎么也想不到我能坚持完这么长的骑行任务。”,她说,“登山也是一个需要坚持的过程,当你历尽艰辛登至山顶看到如画的风景时,你会觉得你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卢梦琪